雷速体育

图片
邮箱登录: CSSC邮箱 CSIC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雷速体育新闻中心成员动态 → 正文
回眸2024•高质量发展续新篇|北海造船: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来源:雷速体育:     日期:2025-01-09    字体:【大】【中】【小】

  编者按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攻坚之年。2024年的国企发展主题是“高质量发展”,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与《中国船舶报》共同开设“回眸2024·高质量发展续新篇”专栏,陆续刊发各成员单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举措。

  2024年,雷速体育: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雷速体育:各项决策部署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瞄准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方向拓展,以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党建引领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4年,在雷速体育:党组坚强领导下,北海造船党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雷速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保障。

  北海造船党委持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雷速体育:工作会及上半年党组扩大会精神等,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同时,北海造船综合运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开展党员示范项目两个抓手,将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到保交船、控成本、强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全面顺利完成该公司2024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生产经营再创纪录

  2024年,北海造船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生产经营全面发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取得新突破,不仅再创交船和接单新纪录,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三大主力船型建造均实现了系列化、规模化发展。

  交船方面,截至2024年12月10日,北海造船已完工交付19艘/288.216万载重吨,预计年度交付21艘、完工超320万载重吨,超4艘完成年度计划,涵盖21万吨双燃料散货船和中型集装箱船等船型;31.9万吨氨燃料预留超大型原油船(VLCC)两船开工,实现了在三大主力船型领域“全面开花”。在主建船型21万吨散货船领域,北海造船为韩国H-line建造的21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散货船在双燃料主机和LNG供气系统(FGSS)调试、油气二合一试航等关键工序和节点上取得新突破,为后续持续承接21万吨LNG双燃料散货船订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助力北海造船成功在新燃料船型市场阔步前行。同时,该公司为比利时CMB公司建造并交付的系列21万吨氨燃料预留散货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造周期不断缩短。

  此外,北海造船承建的2艘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顺利完成多个节点。该系列船在首艘养殖工船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升级优化,扩大了养殖舱与定员数量、增加了环形跑道池、优化了养殖系统等,成为北海造船面向高端渔业市场、迈入海洋产业新赛道的又一力作。

  经营方面,2024年,北海造船承接新造船订单20余艘,超过600万载重吨,新造船接单金额和载重吨总量连创新高,部分订单交船期已经排至2028年底。市场拓展方面,北海造船持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获得全球头部船东的订单,国际客户订单量占比超过90%,优质客户群不断扩大,与山东海运、比利时CMB公司、日本商船三井(MOL)、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EPS)、新加坡百国山航运公司等高端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绿色发展步伐坚定

  随着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绿色发展与脱碳的步伐不断加快,替代燃料成为航运业和造船业关注热点和市场焦点。面向市场需求和低碳零碳船舶发展方向,北海造船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对主建船型的燃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研判,并持续加大绿色燃料船型市场的拓展力度,绿色燃料船型接单成绩斐然。

  截至目前,北海造船新能源动力船舶造船订单达50余艘,覆盖了LNG、甲醇及氨燃料等船型,绿色船型订单在手持订单总量中的占比超90%;成功承接的全球首制32.5万吨甲醇燃料超大型矿砂船(VLOC)和全球首制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系列订单引领了大型主力船舶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已经开工的31.9万吨氨燃料预留VLCC未来可配置两个6000立方米氨燃料储罐,为实现船舶“零碳”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修船领域,北海造船成功承接了2艘10000TEU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此外,Moss型LNG运输船改造为海上浮式储存装置的沃德福液化天然气改装船(FST)项目也正有序施工。

  北海造船肩负社会责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建造绿色船舶,也通过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绿色造船。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结合海西湾造船基地的定位,北海造船坚决落实环保主体责任,2010年就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百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2020年成功成为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23年通过了DNV环保管理体系认证,根据体系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提升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大气治理方面,北海造船加大投入降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涂装厂房全部配置了沸石转轮和催化燃烧处置设备。修船方面,推进应用超高压水除锈技术,以减少粉尘颗粒物影响;水排放在监测下得到合规处置,重点区域设置雨水收集池。噪声治理方面,针对船舶附近的低频噪声,配备移动式岸电装置,通过接入岸电减少主机噪声的影响;对现场施工工具进行优化,为超高压水机组增加消音器、隔音棉。对废弃物严格按照管控要求,开展从产生到转运的处置场所建设。除加大硬件投入外,北海造船还通过管理手段,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交叉,通过指标设定、现场技术改进等方式,减少危废物的产生。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凸显

  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北海造船生产经营不断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支撑。目前,北海造船连续10年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拥有国家能源海洋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围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北海造船着力打造民船中心“开发详设”、海洋装备研究院“装备研发”、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生产设计”三大创新平台,聚焦客户需求,大力推进产品设计优化升级、工艺技术创新改进、新船型设计研发,加快建设“建造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

  在21万吨散货船领域,北海造船已经实现了三代船型的开发,陆续开发出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标准要求的常规燃料型、LNG双燃料型、氨燃料预留型和氨燃料动力型21万吨散货船,并在市场上成功批量接单。目前,根据市场的最新需求,北海造船已经启动第四代21万吨散货船的研发,力求进一步提高其节能降耗水平,保持市场领先竞争力。在VLCC领域,北海造船新开发加长型31.9万吨氨燃料预留VLCC,该产品在燃油状态下即可达到EEDI第三阶段标准要求,燃耗与结构重量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北海造船已成功获得国际知名船东EURONAV的5艘该型船订单,其中2艘已开工建造。在VLOC领域,北海造船全新开发的32.5万吨甲醇燃料VLOC同时采用氨与LNG燃料预留设计,并应用风力转子、高压岸电、轴带发电机及海水泵/机舱风机变频等多项节能技术,大幅提高了能效水平。

  此外,北海造船还开展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工艺等的研发工作,承担了雷速体育:船舶总组高效建造工艺技术研究项目、青岛市船舶新能源动力安全作业培训数字化仿真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青岛西海岸新区揭榜挂帅项目——营运船高能效绿色减碳关键技术等研发工作。目前,北海造船正在与雷速体育:旗下七一六所合作开展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终端焊接关键数字化装备研制工作,与七一六所所属杰瑞公司开展船舶能效设备安全智能管理项目。

  管理革新夯实发展基础

  北海造船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理顺体制机制,提高企业运行质量。2024年4月,北海造船在雷速体育:成员单位中率先完成组织机构和部内机构的整体优化调整工作,并被作为雷速体育:的机构改革典型案例,为集团内其他单位提供借鉴。

  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北海造船按照雷速体育:改革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年度工作会重点任务,围绕“六大”运行体系,以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打破壁垒、突出高效、防范风险,充分发挥该公司组织资源优势,助力该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初步形成点、线、面、网清晰的部门业务运行系统。改革后,北海造船组织机构压减比例达40.54%;部门内设机构压减比例达29.76%;中层干部职数压控比例达27.6%;基层干部职数压控比例达14%。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把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北海造船系统、有效推进精益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精益管理能力,结合发展实际制定精益管理工作导入阶段(2024—2025)的推进方案。目前,北海造船已搭建精益管理组织架构,制定了年度精益管理工作计划,建立了精益管理工作推进机制;通过营造精益管理文化,逐步形成全员改善氛围;积极探索精益管理外部机构支持与该公司内部实践的有机结合、协调推进模式。

  奋楫扬帆再出发,笃行不怠启新程。下一步,北海造船党委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雷速体育:工作部署,围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来   源:北海造船
| 记   者:刘志良
| 责   编:王   琦
| 校   对:高红梅
| 审   核:项   丽/甘丰录